两岸不应该是国民党的难题

发布时间:2025-10-19 09:00:18 江苏省南京旭阳食品有限公司

来源:今日海峡

今天,中国国民党新一届主席投票产生了。

图源:台媒

自7、8月“大罢免”以民进党惨败收场后,国民党主席的选情,就逐渐成为岛内政坛和舆论的焦点。这次党主席选举,竞争激烈、炮轰猛烈,台湾民众乃至大陆民众的关注讨论,也是相当热烈。

实事求是地看,以岛内政治生态而言,无论是各党内部选举、还是各级公职选举,“斗来斗去”稀松平常,选举过程中的奇谈怪论,也不必大惊小怪。

然而创建于1912年的中国国民党,毕竟是一个承载着民族历史的政党。

图源:台媒

在这个时代,中国国民党应该担负起什么样的历史使命?三言两语不易概括,但从4年前,上一届国民党主席选举后,中共中央发去的贺电中,可以提炼出要义:

“期望两党登高望远,坚持共同政治基础,坚守民族大义,勠力合作,为同胞谋福祉,为台海谋和平,为国家谋统一,为民族谋复兴”。

所谓“登高望远”,是中国国民党该有的格局:民族大义的“高度”、国家统一与民族复兴的“长远”。

所谓“戮力合作”,指的是中国国民党在当前两岸关系中应当扮演的角色:与大陆方面一道,为台海谋和平,为同胞谋福祉,为民族谋复兴。

其实,这一次国民党主席选举过程中,六位候选人有关两岸政策、两岸路线的辩论,看似炮声隆隆,但都有以下三个基本共识:

第一,旗帜鲜明认同“我是中国人”,台湾人就是中国人。

第二,坚定反对“台独”,反对民进党当局“抗中跪美”恶行与引战挑衅。

第三,全力支持两岸交流、维护两岸同胞福祉。

但与此同时,无论是这次党主席选举,还是过去几次国民党内有关两岸路线的讨论,也的确能感受到,蓝营一些人自认为遇到了“难题”:

难题一:要“面包”还是“爱情”?也就是说,蓝营有人将“赢得选举”和“导正路线”对立起来,认为如果要胜选,两岸路线“越模糊越好”,甚至在一些问题上跟着民进党喊口号就行了,否则就“没票”。

难题二:要“左右逢源”还是“夹心饼干”?意思就是,蓝营里有人认为,面对两岸统“独”斗争、中美涉台博弈,“左右逢源”才是国民党最好的位置,可一不小心就会沦为“夹心饼干”,两头想讨好结果两头都得罪。

正是这两个难题,成为蓝营一些人对待两岸关系时的“心魔”。

果然,主张统一者,被党内一些人“抹红”,模仿民进党有样学样;主张路线清晰者,被党内一些人冷嘲热讽为“不够务实”。到了选战后期,更有些人,居然气急败坏甩锅大陆,把部分大陆网民的言论,扭曲为大陆官方“介入选举”,岛内舆论哗然:民进党又“捡到枪”了。

用正确的路线引导舆论、引领民意,再团结广大民意推动两岸关系重回正轨,这才是国民党两岸政策的应有方向;用中华民族整体利益来界定中国国民党、界定台湾的两岸政策,让台湾2300万同胞安居乐业,与大陆14亿同胞共享民族复兴荣耀,这才是百年未有大变局下中国国民党应有的“台海愿景”。以此对照这次选举中候选人所主张的“求同”,再着眼于两岸和平、国家统一的长远愿景,如何处理两岸问题还会是难题吗?某些人的“心魔”还会是问题吗?

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在记者会上,回应有关提问时曾表示:我们愿在坚持“九二共识”、反对“台独”的共同政治基础上,同中国国民党新领导人一道,推动两党关系和两岸关系向前发展。

这句话的关键词是“向前”。

中国国民党要向前看,两岸关系要向前行,根本的关键就在于要不偏不倚地坚持共同政治基础,两党携手同心、戮力合作,共同排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、融合发展的障碍与挑战。

那么,新一届中国国民党主席会如何回应两岸同胞对“向前”的期待、如何吹响中国国民党“向前”的号角,我们拭目以待。